八零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admin 2022年09月06日 108次浏览

八零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副标题):无 ;

(作者): 51epub.cc ;

内容简介:


序言(刘国光)

刘国光,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及其评奖委员会主任委员。生于1923年,江苏人,1946年毕业于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82—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柳红请我为她的书写序。为人写书序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斟酌再三,不是要不要写,而是如何写。

这本书里的文章,我陆陆续续地读过一些,它们把我带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事件是我亲身参与、经历的,也有我忘记的事情;很多人物都是我熟悉的,有师友,有同事,有学生,其中一些已经过世了。柳红告诉我,我是她所采访的经济学家中最年长的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就是历史。

《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讲的是改革初期中国经济学家对于经济改革的影响和贡献,特别是以北京地区为主的经济学家。在前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前后,出版过很多纪念文集和相关的书,总有上百种。与那些书相比较,柳红的书给我留下两个深刻印象:其一,聚焦在80年代,然而又没有完全孤立地谈80年代。通过写老一代经济学家,让人们看到了80年代以至更久远的历史的延续。老一代,不论参加革命时间早晚,受教育程度高低,都经历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及1949年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生活;经历过中国在50年代前后的社会制度转型,也意识到这个新社会制度中的某些体制框架还要再度转型。这一个个经济学家个体,他们的背景,以及对80年代改革的参与,反映出了历史的传承性。这如同经济研究的对象——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为前提的国民经济运行,像河水一样绵延不断。其二,仔细阅读这本书,会发现80年代的经济学家,老年的也好,中年的也好,青年的也好,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范围,他们的语言、思想,还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人格精神,都是很难超越的。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继续推进,经济学研究在一些方面有很大进步、深化,但更大程度上

目录预览:

​ 八零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读懂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各股涓涓细流,才能理解40年来激荡人心的大江大河)
版权信息
目录
增订本序:1980年代的“民族记忆”
序言(刘国光)
序言(高尚全)
自序
楔子
第一代(1900—1920)
三本书的命运
两份《初步意见》的背后
鲜为人知的莫干山会:记1982年苏联东欧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
薛暮桥:把“漏洞”改成“大门”
蒋一苇:挺进,挺进
访日归来
承前启后的结构组
光荣绽放的工经所
附录:马洪——一位知行合一的经济学家
遥想“技术中心”当年
1983—1984年,中国有一场新的世界产业革命大讨论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