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赫

admin 2022年12月27日 151次浏览

论巴赫

(副标题):无 ;

(作者): (德)阿尔伯特·施韦泽著;何源,陈广琛译. ;

内容简介:

序言

1893年的秋天,一位阿尔萨斯的年轻人来到我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听他为我演奏管风琴。“弹什么”,我问。“巴赫,毫无疑问”,他答道。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每隔一段日子便来拜访我,在我的指导下,“打磨”(巴赫时代常用的说法)他自己的管风琴演奏技艺。

1899年的一天,当我们在琢磨众赞歌前奏曲时,我向他坦陈,这些作品中有许多细节让我感到迷糊。“在前奏曲和赋格里”,我说,“巴赫前奏曲与赋格的音乐逻辑颇为简洁明晰,但是,在他处理众赞歌旋律的时候,这一切就会霎时变得云雾缭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对立的感觉?这着实让人感到唐突。为什么他会在众赞歌旋律中,加入一个完全和该旋律感觉不相符的对位动机?为什么在这些幻想曲的结构和进行中,总有这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感到越来越糊涂。”

“这很正常”,我的学生说,“您感到众赞歌中的很多地方不好理解,那是因为它们必须配合着歌词才能解释得通。”

我为他演示了最困扰我的那些乐段,他凭靠记忆为我将这里头的诗句译成法文。一切的谜团迎刃而解。此后的几个下午,我们接连弹完全部的众赞歌前奏曲。当我的学生施韦泽为他的老师一首一首地将这些曲目讲解一遍之后,我顿时觉得对巴赫了如指掌,此前,巴赫对于我来说还是个模模糊糊、充满疑问的形象。机锋乍现,一切变得豁然开朗,我不再像过去那样,面对巴赫如同对着一尊巨大的雕像却不知如何入手。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这位圣托马斯的领唱不仅仅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对位法大师,他的作品还为我们展现出一种空前的渴望,和一种将文辞和乐音整合一体来表现诗性意象的非凡能力。

我请施韦泽就众赞歌前奏曲写一篇短论,供法国管风琴师学习参考,同时也便于启发我们思索巴赫时代的德国众赞歌和德国宗教音乐的本质。我们对其知之太少,不利于深入把握巴赫音乐的精神。

然而,他却计划写作如今这部大作。几个月之后,他写信告知我,康塔塔和受难曲也应该

目录预览:

​ 论巴赫
版权信息
缘起
关于本书版本问题的说明
中译本序:巴赫、瓦格纳与施韦泽的历史因缘
自序
序言
第一章 巴赫艺术的诸根源
第二章 众赞歌歌词的起源
第三章 众赞歌曲调的来源
第四章 宗教仪式中的众赞歌
第五章 巴赫以前的众赞歌前奏曲
第六章 巴赫以前的康塔塔和受难曲
第七章 从埃森纳赫到莱比锡
第八章 巴赫在莱比锡
第九章 相貌、天性和品格
第十章 艺术之旅,评论家和友人
第十一章 作为艺术家和老师
第十二章 死亡与重生
第十三章 管风琴作品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