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迷思: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副标题:无
作者: 叶启政
内容简介:
第一节前言
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学家(特别是美国社会学家)对社会现象进行所谓经验实征研究时,使用统计学的概念来理解、建构与表现,早已蔚成传统,而且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学术研究典范。尤有进之,甚嚣尘上者,甚至视统计的运用与否,是决定一个社会学研究是否得以晋登科学殿堂的必要判准。(2)对这样的立论,我不拟直接评论;在此所打算做的,毋宁是采取迂回的方式,先回到西方统计学发展的历史场景,对两个重要的统计概念——均数(mean)与变异量(variance),进行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乃企图指出:统计概念的孕生与运用乃是特殊文化—历史情境的产物,基本上负载着特定的文化意涵与历史期待,并无超越特殊时空的绝对客观中立性。
回顾西方统计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大致到了19世纪中末叶,尤其是20世纪初,经过概率数学的洗礼,统计概念才明显被数理化,而成为一个具自我组织、自我再制与自我衍生能力的语言体系(Neyman,1976)。在这套体系之中,常态分配曲线(curve of normal distribution)一向被视为最能普遍反映诸多(包括物理与社会)现象的基本样态。继而,所谓中央趋势(central tendency)与离散度(dispersion)则是被视为用来描绘此一曲线之行为的两个核心量度概念。它们成为塑造整个理论架构之语言炼金术中最为重要的概念马前卒。(3)在此,有意思且令人不能不特别注意的是,学者们以这样的概念为轴线而经营的认知惯性,不但表现在一般所谓量化取向的社会学研究上面,而且也不自主地偷渡进入所谓质化取向的社会学研究之中,甚至连所谓“纯理论论述性”的社会学思考也几乎无以幸免。(4)
假若这样的说法可以被接受的话,至少有三个问题不能不追问。其一,统计学家(尤其社会学家们)一向如何实际运用这两个概念?其二,这些概念何以是如此这般地被操作着?其三,它们具有怎样的社会学
目录预览:
实证的迷思: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经验实征取向主导下的美国社会学 ——1880至2000
第一节 从1970年代以后之美国社会学的发展谈起
第二节 美国社会学的总体特征
第三节 美国社会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第四节 1880年代至192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兴起
第五节 1920年代之科学主义的风潮
第六节 逻辑实证论与实用主义的交汇 ——美国经验实证主义的形成
第七节 Parsons之结构功能论与经验实征研究的巧妙结合 ——从1930年代至1940年代
第八节 1940年代至1950年代的经验实征研究
第九节 总结:经验实征为导向之研究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社会现象的量化、测量与数学化 ——向自然科学倾斜的认知典范
第一节 简扼的发展史
第二节 “数学化”现象的历史—文化意涵
第三节 量化、测量与数学模式
第四节 测量的古典理论
第五节 S. S. Stevens的测量表征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