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未定的传统

admin 2023年06月25日 53次浏览

音调未定的传统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朱维铮

内容简介:


再版前言

《音调未定的传统》,初版于1995年3月,列入“脉望”总策划的《书趣文丛》第一辑。那回结集的过程,初版小引已有略述。

小引曾说,收入本书的文稿,无论已刊未刊,都并不有趣。这是实话。一瞥各篇文稿末署的撰写日期,便知全书作于1984年至1994年之间。

在我看来,1980年代初中叶,由上海而北京并引起海内外学界注目的“文化热”,总在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等概念上争论,以致类似“聋子的对话”。论者多半忽视观念涵泳着历史与现状的分野,无疑是一个原因。

1986年1月,复旦大学组织的新中国成立后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1],便集中反映东西方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歧说。我对这类不同见解深感兴味,于是提出并论证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大概念并非同义术语。本书初版小引,特别说明当时所辑的两类作品,史论和论史,都注目于研讨文化传统,无非表明我对文化和文化史的争论课题的拙见。

当然,即使在号称思想解放的1980年代初中叶,参与学术争论,尤其是参与被意识形态化的文化争论,仍然需要小心。例如否定“文革”,不可能不涉及那以前十七年文化教育体制及反右、“大跃进”、反右倾等一系列运动的是非得失问题,然而揭示那些运动乃极左思潮的产物,甚至仅仅指出读书无禁区,就已冒犯了某种忌讳……

有一点效应是清楚的,即我所在的历史系被列为整肃的重点。这里不说也罢。总之,经此番教训,那之前近十年艰难复甦的人文学科,包括文化与文化史研究,再度面临厄运。例如我与庞朴先生共同主持编务的“中国文化史丛书”,便难以为继。我们曾期望至少在数量上超过王云五的同名丛书。不料勉强出至三十多种,就被闷杀,我不懂理由是不是此类书不合主旋律,或说犯了纯学术的“原罪”。

纯学术的历史研究,曾被谥作“钻故纸堆”。关于它在中国的争论史,至少已历千余年。但它成为人文学者的一种“原罪”,却在“五四”以后

目录预览:

​ 音调未定的传统
版权信息
再版前言
初版小引
卷一 通论八篇
音调未定的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文化的类型
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其他
中国文化史的小史
隔膜的理解
何谓“人文精神”?
后顾与前瞻
卷二 分论五篇
孔子与教育传统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清末的民族主义
晚清上海文化:一组短论
失落了的“文艺复兴”
卷三 另说五篇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