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

admin 2022年09月25日 45次浏览

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Unknown

内容简介:


前 言在当今世界,中国和德国已经成为具有无可争辩影响力的大国。中国自1978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高速增长,国力不断增强。德国统一后,在欧洲大陆特别是欧盟中与法国并驾齐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德国一直在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以期最终成为能在国际格局中更有发言权的力量。1972年10月,联邦德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此后的30多年里,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自1993年9月德国政府提出以中国为中心的新亚洲政策以来,两国的关系更是全方位地向前发展。然而,在中德关系史的研究方面,虽然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在中国有所加强,但与中外关系研究中的中美、中日、中英关系研究相比,中德关系史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论文的数量也没有前几者多。因此,在中德关系史的研究上还是大有可为的,特别是随着这两个国家在全球和平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断加大,这样的研究就更显得意义非凡。这本《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实际上是二十多年前中德两国学者共同合作的结果(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出版),当时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开始变化,西方学者对中西方关系史的研究逐步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德两国学者都对开启在中德关系史上的研究合作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这本文集最终能够以翔实的内容完整地再现了那样一个时期的研究成果。我们通常说,具有不同世界观的史学家,对同一历史事件自然总会选择不同的原始材料,把重点放在不同的因素上,从而最终得出不同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学者受到所处社会的影响,同样的主题和时期被掌握着同样原始材料的不同的学者做出了不同的描述和解释。歌德曾写道:“必须不时地重写历史。……这么做的必要性不是由于发现了许多东西所致,而是由于后来某个时代的某个人采纳的观点而形成了新的看法,站在这些观点的高度可以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审视和评价过去。”【1】我们在研究历史时总是强调要客观、公正

目录预览:

​ 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
前言
19世纪末德国租借胶澳及其在山东势力范围的形成 刘善章
义和团时期的中德关系 张寄谦
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对华派遣远征军的原因 米琪(M. Michael)
中国民主主义者和革命家在柏林(1900—1924) 费路(Roland Felber)胡伯坚(Ralf Hübner)
中国民主主义者和革命家在柏林(1925—1933) 费路 胡伯坚
从德国外交官的眼中看1927年的德国与中国 郭恒钰(Kuo Hdeng-yu)
德国与国民党中国(1927—1941) 伯恩德·马丁(Bernd Martin)
德国获取山东矿权和山东人民的收回矿权运动(1898—1914) 赵振玫
中德关系中的铁路问题(1870—1938) 宓汝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德经济技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柯兰君(Bettina Gransow)
德国文学在中国 孙凤城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人、如何看待德国人在中国的作用(1890—1945) 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殷叙彝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华新教的若干看法 埃林·冯·孟德(Erling V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