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阶级结构
;
副标题:无;
作者: 王曾瑜;
内容简介:
再版前言
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盛情和美意,要将十二年前的旧作再版,谨表衷心谢意。十二年后的今天,拙作能再版,也许有特殊意义。
笔者屡次强调,本人治史,根底浅薄,先天不足,又兼之后天失调,与前辈优秀学者间确实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学问差距。但也有幸运之处,接触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确实对史识大有裨益。十二年前,在大师兄漆侠先生的帮助下,出版了《宋朝阶级结构》一书,但从未想过,要对拙作写什么通论性的前言。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众所周知,何须我这个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和了解不深者作专门的介绍。然而十二年后,我却深感不写通论性的前言不行,其理由有二。一是大多数治史者对马克思主义愈来愈陌生。一位先生对我说,《宋朝兵制初探》易读,而《宋朝阶级结构》难懂。这与我们学生时代正好相反。当年强调以马克思主义治史,尽管某种程度上带有片面性、歪曲性、排他性和强制性,但我们这一代人,在治史之初,肯定觉得阶级结构之类易懂,而军制、官制之类难学。二是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或理论家,愈来愈讳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而阶级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前言中,就个人的理解,作一点介绍,相当程度上是述而不作。
“社会结构”一词只怕难以有确切的科学定义。自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在各民族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求社会总人口的各种分类。例如可以按性别分男女,按年龄分老幼。北朝时,出现了按男子年龄分丁、中、老、小四等的划分〔1〕,此后的一些朝代又作了变更。但此类划分显然与今人的社会结构的概念有别。《汉书》卷24《食货志上》提出“四民”的概念:“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四民的概念在中国古代长期流行,大体上可说是职业的划分。其中的士,后世或称“士大夫”。士大夫一词出现较早,但各个时代的词义又有差别。在传世的《唐律疏议》中,则对唐朝的社会总人
目录预览:
宋朝阶级结构(增订版)(图文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目录
扉页
版权页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再版前言
第一编 宋朝阶级结构综述
第一章 唐宋阶级状况变动概述
第二章 宋朝户口分类制度
第二编 宋朝农民阶级——乡村下户和客户
第三章 乡村客户的阶级状况
第四章 乡村下户的阶级状况
第五章 乡村下户和客户在宋朝户口统计中的比重
第六章 乡村雇佣制
第七章 农民与商品经济
第八章 农民与地主
第一节 地租
第二节 高利贷
第三节 土地兼并
第四节 主客的身份差别和依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