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性动物:人类的本性、意义与社会生活
;
副标题:无;
作者: 罗伊· F.鲍迈斯特;
内容简介:
译者序
有关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西方学术著作,在国内已经陆陆续续地翻译出版了不少本(册)。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询问我是否愿意组织人员翻译《文化性动物》一书时,我确实因上述原因而犹豫过。我要求先看看书稿,再做决定。随即我又在互联网上查看了有关本书作者的情况。
《文化性动物》一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罗伊·鲍迈斯特(Roy F.Baumeister)教授,他现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学院任教,教授社会心理学。已近70岁的鲍迈斯特教授发表过500多篇科学杂志研究论文,并撰写了超过30本的学术著作。2013年美国心理科学联合会(APS)授予他威廉·詹姆斯奖(William James Fellow Award),以表彰他在职业生涯中对社会心理学作出的贡献。特别是,网上他的照片让我想起来,我似乎在某一个国际会议场合与他交谈过。他是一位很谦和、又很广博的学者。他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肃然起敬,让人有足够的信心去假设,他的著作值得翻译,并可介绍给国内的读者。
但是,促使我最终决定翻译此书的理由,并非上述两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在进化论前提之下对人的本性进行了重新建构,从而在书中展示出了一种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和勇气。通读全书后,你会强烈地感觉到,鲍迈斯特教授试图通过一种既谦逊又自信的方式,尝试探索和建立一个新的思考框架,以便整合社会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已有的研究证据。正像作者自己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表明的那样:我决定描述一个新的模型……它与我(写书的)最初设想之间出现了完全而根本性的改变……人类心智不再仅仅是一个由独立的工作部件随机组合起来的集合,它也许是为着某些非常特殊的东西而设计出来的……经过一番努力思考后,我为本书定下了这样的主题:自然是为了文化而创造出人类,因此,由自然选择设计出的人类心理,是为了让人们能够从属于文化。我的观点却是,文化一直都在
目录预览:
文化性动物:人类的本性、意义与社会生活
书名页
版权页
译者序
前言
目录
1 文化性动物
2 人类心智如何运作有多少人碰过你的晚餐?
3 人需要什么
4 人如何思考
5 人的情绪如何及为何发生
6 人如何行动和反应
7 人如何互动
尾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