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的认知升级

admin 2025年05月02日 24次浏览

教育者的认知升级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万玮;

内容简介:

自序

一

刚做老师时,我是个追求效率的人,我希望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地学习,不要开小差,不要浪费时间。

后来,我认识到,处在童年期、青春期的孩子总是会犯错,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于是,我的要求变成了“吃一堑,长一智”“相同的错误只能犯一次”“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再后来,我意识到有些孩子就是很晚才觉悟,在学校里就是迷迷煳煳的,就是会犯困,就是表现得“不务正业”。在外人看来,他们似乎无所事事,喜欢整天发呆或者闲逛。但发呆或者闲逛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是为未来的觉醒积攒能量。

有一天,我勐然觉悟:发呆也好,闲逛也好,我之所以能包容,是因为我在乎的是后面的觉醒。如果孩子一直不觉醒呢?我还是太功利了。

那一刻,我想起了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观点: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教育领域把这个观点进一步深化。他认为,教育即生长。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杜威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我。成为校长之后,我秉持的就是“生长”的教育观。我和管理团队努力在校园里营造“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文化,把学校打造成一个以学习共同体为纽带的生态系统。我的信念是——万物生长,各自高贵。我的期待是——水土丰美,百花盛开。

在我的心中,“生长”是全方位的——学生的生长,教师的生长,管理者的生长,家长的生长,组织的生长,社区的生长,社会的生长。这些不同主体的生长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浸润。

本书主要关注的是教育者的生长。

“生长”这个词过于理想化,真实的人生不可能除了生长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因此,我们通常用成长来取代生长,成长有一定的指向性。有些人对成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成长,就

目录预览:

​ 教育者的认知升级
自序
上编 认知的节奏
认知的节奏
无限思维,无限教育
结构,结构
优秀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两个重要认知
用产品思维来做管理
教育者可以从进化论中学到什么
均衡——破解学校管理的难题
凡事皆有三种解决方法
下编 教育者的修养
教育者的七个“静”界
教育管理者的修养
校长如何为中层干部赋能
和学校中层干部谈管理
中层干部如何提升执行力
教师的“五育并举”
与时俱进的德育
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看见 20年后的自己
初心犹在,使命必达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