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的方法
;
副标题:无;
作者: 刘少楠,刘白光;
内容简介:
推荐序
我读这本书的15个收获
得到App创始人、《阅读的方法》作者 罗振宇
我决定把这篇推荐序写得像一组笔记。
它只有一个任务:为你“剧透”我读这本《笔记的方法》的 15 个收获。
1.重新认识记笔记。它不是记给别人看的,而是记给自己看的。它不是写完就扔的废纸,而是增援自己的魔法。想象一个场景,你今天记的每一条笔记,都相当于给未来的自己递去一张小纸条:嘿,我有一个好主意……
2.抓准契机记笔记。比如读书过程中,你突然发现有个答案很厉害,解决了一个自己原来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心里立即狂喜,这就是值得记笔记的 AHA 时刻。抓住 TA!不要让这样的时刻熘掉!
3.你受启发了,你变兴奋了——这个状态一定有原因,一定是你接收到的信息触发了内心的问题意识。不要放过它,顺着它摸下去,没准儿会收获一个超大的瓜。
4.收藏≠记笔记。记笔记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记录你的想法。每次记录前,都要反过来追问自己:我为什么觉得这个事情好?我为什么觉得这个东西妙?剖析自己的内心。坚决不要让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
5.用自己的话记笔记。真正的高手其实不藏书,他们有“用自己的话”写成的笔记。记得我跟万维钢老师商量来得到 App 做课的时候,我说,你能不能做到每天更新?万老师说,我算算啊。他翻了翻自己的笔记本,说“可以,我的存货至少可以干两年”。为什么?因为他每天读大量的书,遇到好东西马上摘下来,然后批注“自己的心得”。
6.学习是什么?就是把新信息和自己原来的认知结构缝在一起。笔记是什么?就是你接收到的信息,跟记忆结构里那个正在生长的结构对接出来的产物——这才是真正值得记录的东西。
目录预览:
笔记的方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我读这本书的15个收获
推荐序 好笔记是智慧的土壤
自序 记笔记,是为了增援未来的自己
PART ONE 第一部分 应用篇 如何用笔记,增援未来的自己
给“想法”,让你拿来就能用
PART TWO 第二部分 记录篇 如何记笔记,做好信息预处理
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用标签为笔记分类
通过回顾持续刺激
PART THREE 第三部分 收集篇 如何做筛选,获取高质量信息
审视自己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三项原则,掌握获取信息的主动权
建议一:做减法,削减你的信息源
建议二:做加法,增加书本之外的优质信息源
建议三:做乘法,用多重视角看待信息
PART FOUR 第四部分 心法篇 以我为主,持续不断
以我为主
持续不断
附录 工具篇
后记 这本书的出版是一场“慢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