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迹忆:藏在文物中的两宋史

admin 2025年09月19日 2次浏览

宋韵迹忆:藏在文物中的两宋史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赵群伟;

内容简介:

前言

大家常说衣食住行,在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里,衣服或者服饰被排在了前面,甚至在食物之前。从上古时期兽皮裹身,到现代种类繁多、材质各异的衣服。服饰的发展也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明了技术的进步。宋朝人的审美是含蓄的、婉约的,但对精美服饰的追求又是华丽的、大胆的。服饰的“服”,表示了宋人对衣服的基本需求:御寒保暖、遮蔽身体;而“饰”则是加诸于衣服和头上的装饰物,可以区分贵贱、尊卑。在风格和材质上,既有秦汉的影子,又有外来的影响和自己的主张。在之后的百余年里,奠定了中国服饰的基调,在中国的服饰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说盛唐的服饰是鲜艳、绚烂、张扬的,那么宋朝的服饰就是低调、内敛而不失奢华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复刻、复古,喜欢汉服,很多改良的服饰都是承袭了宋朝服饰的风格。对宋朝服饰的研究,不仅能体会服饰的历史,在这样的服饰还原里,也能让我们了解宋朝人服饰的特点、特色。

宋朝服饰的发展与宋朝人的生活环境、政治背景、经济发达程度等密不可分。在注重理学、服饰等级分明的宋朝,什么人穿什么样式、颜色的服饰都是写在律法里的。官员的衣服可以看颜色明品阶,百姓的服饰可以看样式明职业,没有专属童装的儿童,在颜色上可以百无禁忌,穿着小一号的大人衣服,难免有少年老成之感,妇人的衣服要和出门丈夫的衣服颜色保持一致……

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喜好从简朴到奢华。深知国库空虚的宋太祖常穿粗布麻衣,还把洗过的衣服赏给臣子,女儿贵为公主,穿的华丽要被训斥。这种风格延续了整个宋朝皇帝,画像上复制粘贴一样的服饰就能证明,太祖的风格还是得到了传承。常服已经简朴,礼服就凸显得越发华丽,金、银、珠翠,玉石、玛瑙统统不要钱一样堆砌,想要削减还得文臣互吵,宋朝就是这样一个既简朴又奢华的风格,虽然矛盾,但胜在真实。

后妃服饰就是潮流的

目录预览:

​ 宋韵迹忆:藏在文物中的两宋史
目录
第一篇 服饰篇
前言
第一章 皇宫内的时尚审美
第二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官员士大夫服饰
第三章 嫩麹罗裙胜碧草 宋朝女子服饰
第四章 料峭轻寒透夹衣 平民服饰
第五章 寒光照铁衣 宋朝士兵的服饰
第二篇 书法碑帖篇
前言
第一章 司马光 小时候砸缸 长大后挥墨
第二章 蔡襄——宋代书法界的“老大”
第三章 苏轼——词好、文好、字更好
第四章 黄庭坚——宋代的草圣
第五章 米芾——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
第六章 宋徽宗——独一无二的瘦金体
第七章 岳飞——壮志未酬的名将
第八章 陆游——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
第九章 范成大——只在此山中的居士
第十章 朱熹——擅长书法的理学大师
第十一章 文天祥——南宋最后的民族英雄
第三篇 宋瓷篇
前言
第一章 汝窑,宋徽宗憧憬的雨过天青色
第二章 官窑,极简美学的巅峰
第三章 定窑,宋瓷中的“白富美”
第四章 哥窑,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
第五章 钧窑,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第六章 磁州窑,黑与白的艺术
第七章 耀州窑,民窑中的战斗机
第八章 景德镇窑,一路飙红的网红瓷器
第九章 建窑,皇帝点赞的斗茶专用盏
第十章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