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译解
;
副标题:无;
作者: 姚淦铭;
内容简介:
导读
老子其人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创造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尊为道教的始祖。然而,老子又或属中国自古至今引发争议最多的一位大哲人。老子生平的记载,最经典的当属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之《老子传》。此传记篇幅颇短,仅四百五十余字,但从各个维度载录了诸多历史信息。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说字伯阳,谥曰聃。秦汉以前的文献里多称其为老聃。其字“聃”,是与名“耳”相关联的。《说文·耳部》:“聃,耳曼也。”段玉裁注:“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老子的耳朵当很有特征,又长又大。此或既暗示其长寿之相,又暗喻其闻声知微,声入心通,耳顺敏觉之谓圣者。《说文·耳部》:“圣(圣),通也。从耳,呈声。”后人见到的老子画像或塑像均突出了他的耳朵特征。
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苦县”或说为“相县”,即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被认为即今鹿邑县东的太清宫镇。厉乡,文献上或作濑乡、赖乡。今天那里还留存着有关老子的文物、遗迹与传说。《史记集解》引《地理志》:“苦县属陈国。”陈国,周初武王封舜后胡公于陈,侯爵,妫姓。公元前479年,一件大事是孔子逝世,另一大事便是楚国灭陈国,而以为县。所以此地所属,先陈国而后楚国。鹿邑邻近安徽亳州涡阳,或说老子出生于此。
老子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是东周王朝管理藏书、文献档案的史官。王国维《释史》:“史为掌书之官,自古为要职。殷商以前,其官之尊卑虽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又说:“周六官之属,掌文书者亦皆谓之史,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太史除了管理藏书,又管理天文历法。老子见多闻广,博学多才,史识深睿,学问精湛,当与其任此官职密切相关。
据《老子传》载,孔子到周都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做了一番教导。今洛阳还留存着后人所立的孔子问礼碑。《老子传》记载老子曰:“子所言
目录预览:
老子译解
目录
导读
老子其人
《老子》其书
怎样阅读《老子》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