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尺度·法度: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及引导机制研究
;
副标题:无;
作者: 张邦卫;
内容简介:
(一)关于网络文学“合法性”与本体性问题的研究
关于网络文学“合法性”与本体性问题的研究主要包含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网络文学”的命名问题;二是“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的判断问题;三是“网络文学有什么特点”的本体问题。谢有顺、陈村、白烨、李洁非、李敬泽、陈崎嵘、张末民、邵燕君、金惠敏、王绯、赵勇、孟繁华、蒋述卓、李凤亮、杨守森、欧阳友权、黄鸣奋、南帆、张邦卫、夏烈、周志雄、欧阳文风、庄庸等对此都有扎实的研究。从2001年至2006年,一大批有影响的论着先后面世,如黄鸣奋的《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超文本诗学》,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概论》《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王岳川的《媒介哲学》,金惠敏的《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张邦卫的《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王绯的《21世纪新媒体与文学发展》,王万举的《中国网络文学概论》,等等。这些论着不仅引导甚至推进了网络文学“合法性”与本体性问题的研究,也为网络文学的“合法性”命名、合理性在场提供了共识。
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阳友权主编的《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网络文学概论》是我国第一部普通高校网络文学课程的原创性教材,具有拓荒意义,意味着野蛮生长的网络文学在经过近10年的喧哗与骚动之后,终于进入了学院派的视野,并且以教材的形式获得了一种不言而喻的“合法性”命名。概括地说,《网络文学概论》为网络文学的学理性建构及学界对网络文学的认知、评论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在《网络文学概论》之前,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也是值得关注的。可以这样说,《网络文学论纲》是《网络文学概论》的前奏与奠基,是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摸索期中最典型的优秀代表作。在该书中,欧阳友权在梳理了网络时代的文学生态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
目录预览:
维度·尺度·法度: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及引导机制研究
绪 论
一、概念与对象
二、文献与通鉴
(一)关于网络文学“合法性”与本体性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网络文学生产机制、消费机制与传播机制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网络文学的美学问题与价值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引导机制的研究
三、设想与框架
(一)总体设想
(二)总体框架
(三)重点难点
四、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价值
(一)创新之处
(二)价值之维
第一章 网络文学评价的现实困境与理论依凭
一、网络文学的评价问题
(一)网络文学的评价问题是一个关涉舆论导向和价值规范的社会问题
(二)网络文学的评价问题是一个关涉去芜存菁和打造精品的审美问题
(三)网络文学的评价问题是一个关涉批评入场与批评发声的专业问题
二、网络文学评价的现实困境
(一)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面临的悬空窘境
(二)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面临的两难境遇
(三)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面临的三大痼疾
(四)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面临的三个悖论
三、网络文学评价的理论依凭
(一)思想性
(二)艺术性
(三)产业性
(四)影响力
第二章 网络文学